共克时艰∣水利研究生第五党支部同学与老师们在阅读中相遇 |
||
|
||
为全面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防疫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水利研究生第五党支部开展“同心抗‘疫’、党旗飘扬”师生线上阅读相遇党日活动,阅读老师推荐书目,撰写读后感。停课不停学,支部成员与老师们在阅读中相遇,在阅读中成长。 以下是同学们的读后感选段。 一、《平凡的世界》——书记和院长、土木工程系主任梁宗敏老师荐书 董理——我们虽然是平凡的人,但我们要有坚强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己,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自己奋进。生活,教会了我们成长;灾难,教会了我们坚强。 李欣怡——每个人的命运都与他所处的时代紧紧相连,但生活的方式靠自己决定。无论是远大的理想还是只愿平凡的生活,都是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爱让世界变得平凡,我们应该用真心感受世界,温暖是无处不在的。 袁堂金——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群生于平凡,却始终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不甘平凡的人,他们终会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身处当下,疫情还未解除,一批批的医护人员在前线夜以继日的为我们负重逆行,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不能虚度生命,学习他们身上独特的品质,不忘初心,艰苦奋斗! 刘佳伟——时隔好几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书中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符合现实生活的设定。生活本身就是如此,我们无法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如书中所讲,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所以平凡的意义在于,他们渺小,却依然保持着美好的品格,他们辛勤的劳动,用自身微不足道的力量,在抵抗着命运的不怀好意。我们真的是平凡到不能再平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如老师所说“过好眼前的每一刻”,做出一点点,不那么平凡的进步,不是吗? 张雪——人生就是一场拼搏,就看自己敢不敢拼一把,拼自己还能拼,还能扛,还能创造。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会有风也会有浪,我应该向少安少平那样在风浪中站起来,不服输,不怕输。平凡的人物,在这平凡的世界,走着平凡的道路,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平凡的人物,在这艰苦的岁月,却可以有不平凡的精神,不寻常的毅力,有着过人的执著,异人的魄力。 王洋——每个时代,都有一些特别耀眼的人。正如“统治了”双水村三分之一世纪的田福堂,又如新时代的双水村新领袖金俊武、孙少安。他们不止是田福堂、孙少安,他们是长久岁月茫茫人海的一个缩影。无论对错,时代的必然与偶然而已。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我们。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印巴蝗虫灾害、巴西超级病毒、以及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但是我们注定会战胜困难。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全国样板党支部水利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王素芬老师荐书 江朝晖——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用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脚踏实地能吃苦、有追求、干实事、勇担当,充分体现了一名社会主义青年艰苦创业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以习近平为榜样学习他身上扎根黄土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
三、《寂静的春天》——水利工程系副主任、水利系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刘浏老师荐书 刘琨——作者卡森思考问题有着很强的前瞻性,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坚强勇敢的品质。她是一个敢于说出事实的人,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往往却是残酷的。由于她的观点不符合当时大多数人的想法,并且触及了化工企业的利益,因此出现了很多对她的抨击,然而她在揭露事实的道路上从来没有丝毫的犹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世界的进步需要哥白尼,达尔文和卡森等人的出现,希望我们也可以成为像卡森一样坚强勇敢的人。 余舜尧——曾有人说:“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这足以见得其当时当地的影响力。当下,环境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多数国家都有着相应的环境保护法,但化学杀虫剂并没有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新的环境问题还在出现,物种灭绝每天都在发生,全球变暖仍在加速。习总书记总是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环境保护形式严峻,不仅我们要不断加强环保意识,国家的环保政策也更要落实到每一步,一些事情只要从现在做起就不会太晚,我们这一代人继续前几代人的事业加油干,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早日迎来“春天”。
四、《明朝那些事儿》——书记和院长、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系主任杨魏老师荐书 张雪晨—— 提起《明朝那些事儿》,想必首先想起的是朱元璋芒果一般的脸,但实际这本书名看似简单的书却讲述了漫长而复杂的明朝的故事。这本书以《明史》为蓝本,文风严谨又不乏幽默,作者不时穿插的评论一针见血、恰到好处。我除了佩服作者丰富的史学知识,更是赞叹于其无与伦比的社会洞察力。他用那充满智慧的语言,讲述了自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直到末帝崇祯悲凉自缢于景山这长达276年的历史皓月。以史为鉴寻真谛,我们要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修正航向,使正义引领时代,努力奋斗,为全国,乃至全人类的福祉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五、《人类简史》——水利工程系熊云武老师荐书 王容——《人类简史》从多个角度剖析了人类的发展历程。就着重强调了人类只是千千万万物种的一种,从概念上打破了人类的自我优越感,人类发展到今天之所以与其他物种如此不同,甚至拥有掌握决定其他物种生存或毁灭的绝对力量,是因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重要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正是这三次革命让人类脱胎换骨,从万千物种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但我们是否真的能够主宰这个世界?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依然是人类生存之道,我们并没有比其他物种更加高贵,“少数人”为所欲为贪得无厌必将自食恶果。
六、《卓别林自传》——书记和院长荐书 张文童——大师就是大师,不能说是时代的产物,是必然也好是偶然也罢,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包括人性,能力,当然还有我们常说的运气。卓别林一生,是努力向上的,他行得正,不卑不亢,即便在当时二战的非常时期,他用自己的行动抗争着一个他无法抵挡的黑洞!用他的幽默演艺了他人生的一切!!值得尊敬!
七、《追风筝的人》——土木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许晶老师荐书 蒙慧敏——我认为本书的主人公哈森,象征着人性中最美最善的那部分。他的忠诚、勇敢、善良、正直是他最宝贵的财富,最贫穷的哈森不正是最富有的人吗?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让人为之动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愿我们都将知道风筝所落之处,也能求得之物。
除了老师们推荐的读物外,同学们还阅读了许多经典篇章。
八、《论持久战》 李敬军——文中首先对于“速胜论”和“亡国论”予以否定并提出抗日战争将是持久战。全文总结起来原因有四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以现在的防疫疫情来看,也有相同的原因,分析如下:(1)敌强我弱,疫情来势汹汹,我们对其基本无了解,并会对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损害;(2)敌小我大,病毒之小,肉眼之所不及,而我泱泱华夏几千年,从无度不过的难关;(3)敌退步我进步,疫情自发展来,我国科研人员,医护人员以及各国技术人员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其进行研究,并一步一步探索清楚病毒的各个方面,每天都有进步;(4)敌寡助我多助,针对疫情,我国人民团结一致,并保持积极的心态顽强对抗。
九、《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刘宣冶——读完之后,我有很多感想:首先,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要做到多做少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先做事,再发言。其次,我们的信念、立场要坚定,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优先坚定自身的立场,多数情况下不坚定是因为自己没有思考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这样就出了空白和间隙,就很容易被人忽悠。我们的学习如同战争,分散注意力和分兵一样,是大忌。战略和战术。要有全局观,大处着眼,但是看重战术,小处着手先解决基础、核心问题,然后去处理细枝末节的事情,学习切忌来回切换方向。最后,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我认为不能只学习不动手,但也不能盲目动手,这样很容易走弯路,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认识,正确对待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十、《文化苦旅》 刘胜——读《文化苦旅》给我一个很重要的改变是我开始关注文化,开始体会文化的魔力。这种魔力并不仅仅是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给我们带来的共同情感,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让我们敬佩的豪气,更是我们从文化中看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的兴替与沉浮,明白一个国家,一个人的路应该如何走。
十一、《白鹿原》 荀一豪——全书讲了从清末民初到建国之初的半个世纪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激荡,白鹿原上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书中带有一部分的虚构和夸张的色彩,比如白鹿原上跑过的白鹿,朱先生知生前身后事的智慧。在我看来,白鹿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朱先生也是陈忠实先生对大智大慧的追求和精神寄托。 做人一定要做白嘉轩吗?一生黄土,老实种粮,却是封建残余;做人要做白灵吗?一身热血,却被自己人插刀;做人要做白孝文吗?我想光鲜之下,他的良心一定不安宁。做人应当端正坦荡,方圆结合,既要有纯粹的内心,也要明白世俗之下的百态。
十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李金帅——卢梭在书中以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相对比,主要是在用自然状态的这面镜子来照出当时社会的诸般丑陋和不堪,人心的变化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人们本应可以保持自己那份纯真,从而也可以维持他们之间的平等关系,但在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却微笑着迎接枷锁。
十三、《人生不设限》 王攀攀——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这本书,通过作者对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讲述,给人以热情、勇气、信念、坚持的力量。你不禁会为这位天生没手没脚的伟人而深深折服,他从一无所有、畏缩自卑,迸发出无穷的自身能量,活出了自己的价值,创造出了一个不受限制的精彩人生。这本书不仅传递给我们的是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坚持成功的信念,也给我们的心灵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十四、《现代农业装备与机械》 谢超——农业机械化是用机器装备代替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必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素质、效率和竞争力。同时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农大的学生,同时很多人也是农业科研的中坚力量,希望我们可以强化农业创新,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十五、《简·爱》 徐金柳——简∙爱的一生虽前期磨难很多,不公也很多,但是她始终都不曾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不曾畏惧强权,生活中的我们虽与简爱生活的时代背景相差很大,但她独立而美好的形象至今为止应该都是当代女性生活典范,这也是社会对当代女性最美好的期盼,我想这就是《简∙爱》吸引读者的独特之处吧,它让我们相信幸福和自由得靠自己努力争取,不能因遭遇困难就轻言放弃。而居家隔离期间,我认识了另外一群人,我想称她们为“钢铁女侠”,她们就是奋斗在防控一线的最美医护人员,她们不过是穿上了防护服,却被推出来为防疫负重前行,护卫我们的岁月静好,愿此役过后,往后余生你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向你们致敬!
十六、《肖申克的救赎》 葛敬路——“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话。在高墙之内,安迪·杜佛兰用啤酒和音乐向我们传达了希望的信号,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在武汉城中,医护人员用自己的知识和坚守向我们传达了希望的信号。在这种时候我们要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一线医护人员,相信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终会过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