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2017届毕业论文(设计)院级公开答辩圆满结束(图文)
发布日期: 2017- 06- 07 访问次数:

 

 

(摄影  娄昕宇)

为做好2017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圆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水院于6月5日18点30分许,在三教128教室举行2017届毕业设计院级公开答辩。中农富通环境工程公司总经理张天柱、水利工程系教授王凤新、流体系系主任肖若富、国家一级建造师土木工程系副教授梁宗敏及北京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高工杨玲担任评审老师,张天柱任评审组组长。

此次答辩分为展示、提问两个环节,每环节各10分钟。首先,由每位毕业生通过PPT展示,将自己毕业设计的方案设计、计划准备、主要部分工程等重点一一向在座老师及毕业生进行展示。此次共有来自5个专业的7名毕业生参与答辩。

第一位进行答辩的是来自土木131班的喻雪纯,她的毕业设计是在郝仕玲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九棵树大街居住项目6号楼工程投标书编制(土建部分)”。她通过材料,装饰做法等向在座老师及同学详尽的说明了工程前的准备。然后,她展示了主要部分项目图中的土方工程。最后,喻雪纯对她的毕业设计进行了总结。第二位是来自能动131班的包黄珊,她的毕业设计“水泵水轮机的三维建模与数值模拟”由杨魏老师指导。她通过PPT上的图例为在座老师及同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将转轮的电路连接,进出口也详细的进行了介绍。其中,涡轮的详图清晰地展示出了包黄珊缜密的思维。第三位是来自农建131班的刘文秀,她的毕业设计是由赵淑梅老师指导,完成的“高效蓄热保温日光温室墙体性能评价及改进设计”,她通过不同材质所制墙体性能的比较,以及在早晚时间段进行温差的变化测量与比较,在考虑对流等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找出来最高效的墙体保温材料。第四位是来自水电131班的王斌,她的毕业设计“内蒙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时空动态”研究是由徐旭老师指导的。在设计过程中,她进行华东五市土壤的调查研究,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及分析,找寻出内蒙河套地区合适的材料。第五位是来自土木132班的罗今建,他的毕业设计是由丁敏老师指导的“北京市大兴区黄村五中教学综合大楼工程设计”,通过PPT上精确图示的展示,向在座老师及同学进行了明确,有条理的解说。第六位是来自农水131班的张庆辉。他的毕业设计是由王素芬老师指导的“华北五省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他进行华东五市水资源的利用的调查研究,通过与华北五省的现状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研究的结论:应着重进行再生水的利用;海水淡化等用以解决可用水的水资源问题。最后一位是同样来自农水131班的张静,她在王凤新老师指导下完成“北京密云高岭镇马铃薯膜下滴灌示范工程规划设计”。张静通过机械化设备解决问题。通过研究,进行高效的滴灌结构规划,同时,她在PPT中总结了工程准备方面的计划及所需预算。

每位毕业生都详尽的讲述了毕业设计的想法及其合理性。在提问环节,各位老师讲出了每位同学的优点,同时也针对每位同学毕业设计所存在的模糊,不足之处进行了提问及建议。各位老师通过学生PPT及讲解过程中进行了有关提问,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大型机械的类型及数量;在房屋工程中,门窗等装修顺序;实验中,测量对象的选取及原因;在机械化过程中,人工与机械方面进行的花销是否合理等。每个人都得到了或大或小的收获,通过毕业设计对工程实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李云开副院长对答辩会进行了总结。他首先表达了对评审老师们的感谢,评审老师们指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建议;其次他对7位答辩同学的毕业设计给予了肯定,赞扬同学们完成的质量很高,希望可以有更好的改进;最后,他祝福各位毕业生都能有更好的发展,前程似锦!

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交流后,答辩会圆满落幕。本次答辩会体现出了2017届毕业生对专业的认识与热忱,展示出了学生缜密的思维、优秀的设计能力。

 

[学生记者  娄昕宇  报道]

编辑  林一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