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理学》系列讲座之一:植物与光
发布日期: 2012- 10- 11 访问次数:

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

《环境生理学》系列讲座之一

    题  目:  植物与光

  讲座人:  高荣孚教授(北京林业大学)

  时  间:  20121012 14:00-16:00

  地  点:水院楼304会议室

  联系人:  贺冬仙  (Tel:  6273755013331179360)

    简介  
  高荣孚,男,19341月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农林大学特聘教授。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专业,分配到北京林学院绿化系植物生理教研组从事教学工作,1964年教研组转入林业系,1997 年生物学院成立任教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1990-1996年兼任学校图书馆馆长。19987月被朱镕基总理聘任为国务院参事(20093月离任)。主要社会兼职还有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树木生理生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林业院校图工委副主任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高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曾开设本科生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研究生高级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大实验植物生理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膜结构及功能等课程。1997年以植物生理学课程综合改革获北京市教学研究2等奖。1961年协助汪振儒教授培养了我国第1批树木生理研究生,1987年又与汪教授一起培养了我国第1 个林学(森林生态学〉博士生。1979年主编了林学与园林各专业适用的《植物生理学》教材,1991年该书第2版出版,现正在编写第3版。1998年承担教育部理科基地创名牌课程中植物生理学课程项目。

  高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方面研究,涉及从油松叶绿体的亚细胞水平到油松树木个体光合和油松林群体光合及水分交换研究。他在我国开创了用国产元件组装的仪器、用空气动力学方法研究森林光合作用,使生理生态成为森林生态研究室的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上主持完成了稳态气孔计的研制,获1987年林业部科技进步3等奖。光合有效光量仪的研制,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后来又完成了叶绿素荧光仪、光声光谱仪的研制,不仅解决了科研的急需,同时也使学校成为国内唯一能用光声光谱仪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单位,并使光声光合放氧动力学领域的研究进入国际前沿的行列。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高教授首先提出了植物叶绿体中存在2种光系(PSI)的实验证据,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生化特性,从而提出了叶绿体类囊体的垛叠区存在PSI的观点,不同于国际流行的只在非垛叠区存在的看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