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毕业专访】积极向上,成就自我——访我院优秀毕业生计博禹(图文) |
||
|
||
语言风趣、做事果断、自信阳光是农建091班的计博禹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他在毕业之前获得了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继续深造的机会。作为我院13届出国留学的优秀毕业生之一,计博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热情地分享了自己在本次留学准备时所积累的经验。 汲汲于生,绽放精彩 《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说过这样一句话:汲汲于生,或汲汲于死。意思是人的一生要么艰苦奋斗,积极向上地生活,要么颓唐消极,碌碌终生地等死。这也是计博禹的座右铭。显然,他选择了前者,选择了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做有意义的事。 计博禹学习之余有一个多年的爱好——网球。来到大学,他组织了网球社,带领着数十名社员一起练球。他自己也成为我校网球队的第一单打,曾代表我校获得了北大网球公开赛8强等多项荣誉。这种专注与积极的态度也为计博禹日后的“高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计博禹用一句话形容自己:以前想问题很简单,现在想问题很复杂。刚开始计博禹是想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因为他想尽早实现经济独立。但在综合考虑后,他选择了去教育更为成熟的美国进一步学习。计博禹坦白道,自己在学习方面并不算特别上心,除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以外,他更注重的是课下自己的学习。有时他也会采取“突击性学习”的方法。他说打突击战也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人平时多不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到底要做出什么成果。 在明确了自己要出国之后,计博禹便开始了自己一系列的准备,最大的难关当然是英语学习了。他说,他花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攻克英语,曾顶着满背的痱子沉浸在英语之中。到最后,由于长期坐在书桌前,自己的颈椎竟然有了细微的偏移。当时的苦累,直至今天,他还记忆犹新。最终,他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脚踏实地,活在当下 回顾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计博禹感慨万千。他说:“大学真的教会了我很多,除去学习,更重要的是让我有变得成熟,变得有责任感。” 比起一开始随意的生活态度,计博禹说现在的他过得更加有计划性。他评价到那时的自己很迷茫,也希望在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他并不喜欢设立长远的目标,因为那个过于虚渺,过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他明白了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只有家才是自己“高飞”的发动机,若活得过于“自我”,那么这个人就会很“飘”,很迷茫,最终变得拖沓,害人害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计博禹在最后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了学弟学妹们。他提到要留学就要经过三个阶段:英语考试、学校选择以及出国准备。他从自己的经验中总结出来了英语的技巧:“对于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听写训练;练习口语的话,跟读美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只是要跟读它的英文单词,也要跟读那种语调语气;在阅读方面,提高词汇量是重中之重,记单词也要有技巧,重点记词根和词缀,剩下的便都迎刃而解了;对于写作,重在培养自己的思辨性和逻辑性,让自己的思维有条理。” 他说我们就像飞机,我们都在大学里为自己修建跑道,只有你的跑道又长又直的时候,我们才能飞的更高”。挫折和失败也并不可怕,它们就是今后飞行中的燃料。人生中要想有波峰就一定得有波谷,经历什么都是经历,还不如勇敢地直面人生。永远一帆风顺的人生没有意义。最后他给学弟学妹留下寄语,希望大家多了解自己的专业,不要局限于学校的知识。另外,大学不是拿来荒废的,但也不是没完没了地学习,希望大家学会享受大学生活。 [学生记者 王海玥 郭韦佟 报道] 编辑 鲍瑶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